耐特信计量检测服务平台_计量管理软件

快捷导航
计量业务咨询
收藏本版 |订阅

计量业务咨询 今日: 0|主题: 1494|排名: 12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弟刚从事计量工作,有几点问题想搞清楚,望论坛里...

[复制链接]
wangwu 发布于: 2016-8-30 17:25 3255 次浏览 11 位用户参与讨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公司领导让小弟编写数字万用表企业内部校准规范,刚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一时理不清头绪

1.为什么不按产品规格书校准,非要按校准规范校准?
2.编写企业内部校准规范的依据?
3.按照不同产品说明书,找出共性误差范围,能包含两种产品的误差范围作为最大误差这种做法合理否?
4.新产品的验收是按说明书的误差来,还是按检定规程上的来?

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有11人评论

沙发
57830716 发表于 2016-8-30 18:13:22
我觉得楼上正解,可以搞作业指导书。如果非要搞内部校准规范的话,可以全部摘抄JJG和JJF,因为我不知道自己写一个校准规范有没有意义,你内部校准了作数吗,行政部门认可吗,既然能送行政部门送检为何还要自己搞内部校准?最多自己搞个期间核查就行了。如果你写了一个校准规范,比如天平校准规范出来,里面的允差、温湿度标准等指标比天平本身的检定规程要求的要小或者要大很多,又有什么必要?再说你写个不确定度评定来判断是不是符合要求了吗?你里面得到的数据是不是经过科学验证过,你自己规定的允差是不是经过验证,如果没有经过验证又有何意义。还有你的所有标准器是不是都是送检的,比如你的天平就只有一台,你要送检一盒标准砝码,这个费用比天平检定本身要贵很多,完全没有必要。我在计量所10多年,从来没有要求写内部校准规范,只是每年都要做期间核查,当然期间核查在单位的程序文件里面有规定。

建议:1、如楼上所说的,搞作业指导书;2、做期间核查;3、如果要写内部校准规范,建议规范里面的指标全部参照JJG和JJF来做。4、如果内部校准规范的指标不符合JJG和JJF要求,可以作出详细说明,比如天平允许误差0.5mg,你们要搞1mg或者0.1mg,不管有没有意义,说明是必须的。5、如果国家没有标准的,参考地方标准,实在没有的,才自行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一条龙 发表于 2016-8-30 18:21:32
1.为什么不按产品规格书校准,非要按校准规范校准?
   ----不管是公司的内部校准,还是国家的校准检定,都是优先使用国家的检定规程(JJG)或校准规范(JJF)的相关内容去写。
        如果你需要做内校的这个仪器没有对应的国家规程或规范,你可以根据使用说明书,或者自己公司使用的项目,方法去写。
        这个主要是你写的内部校准规范要求依据,要符合你们公司使用的项目。
2.编写企业内部校准规范的依据?
    -----国家的检定规程(JJG)或校准规范(JJF),仪器设备说明书,公司使用情况综合考虑
3.按照不同产品说明书,找出共性误差范围,能包含两种产品的误差范围作为最大误差这种做法合理否?
    ----同一类设备可以,但你找到的最大误差必须是可以满足你们公司的技术要求的。
4.新产品的验收是按说明书的误差来,还是按检定规程上的来?
    ----按仪器本身的误差要求来验收!  以及你们公司对该设备所使用项目的误差要求来验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redfree 发表于 2016-8-30 18:27:16
1."搞内部校准规范的话,可以全部摘抄JJG和JJF,因为我不知道自己写一个校准规范有没有意义,"
   --我也同意您的看法,我见过的内校规范一般都参考JJG或JJF,没有全部摘抄的。
2.“你内部校准了作数吗,行政部门认可吗”
   --对于非强检计量器具,企业完全有权自主决定计量溯源的途径。内部校准规范一般规定的要素有标准器溯源、校准条件、校准流程、校准人员上岗资质和接受标准并经企业批准生效后严格执行,行政部门不认可的理由是什么?
3.“既然能送行政部门送检为何还要自己搞内部校准?”
   --都送行政部门送检,行政部门会不会太忙碌呢?开个玩笑,个人在企业中待得时间较长,和您对于计量工作落地的看法不太一样,总的来说开展内校是企业追求自身实力提高和持续改进质量的必然结果。
4.“如果你写了一个校准规范,比如天平校准规范出来,里面的允差、温湿度标准等指标比天平本身的检定规程要求的要小或者要大很多,又有什么必要?再说你写个不确定度评定来判断是不是符合要求了吗?你里面得到的数据是不是经过科学验证过,你自己规定的允差是不是经过验证,如果没有经过验证又有何意义。”
   ---天平在检定时要求在0≤m≤5×10000段内的最大允许误差±0.5e,确实无法满足企业在最小秤量时的允差要求,(中国药典要求称量精度至少达到所称重量的千分之一)。换句话说如果允差无法满足用户的真正需求,对于企业也没有何意义。。。
5.“还有你的所有标准器是不是都是送检的,比如你的天平就只有一台,你要送检一盒标准砝码,这个费用比天平检定本身要贵很多,完全没有必要。”
   ---标准器当然要溯源至国家基准,这是内校开展的根基。企业内部实验室用到的I级2级天平都不少,车间的秤就更多了。而且所有天平在每天使用前都会进行日校的呀,未经过外部检定的天平企业不能用,未经过内部校准的天平企业也不敢用,这个钱不能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chaojiwantong 发表于 2016-8-30 19:32:22
你们领导是不是让你写内部作业指导书呀?
校准规范哪能随便编写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darny 发表于 2016-8-30 19:34:31
照你这样说,每一个工作都可以搞一个企业内部校准,如果你们开展20个项目,就可以有20个内部校准,那还要有国家校准,检定规范规程来干什么?真不知道你们领导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如果可以搞,那么每个企业都这样做,每个事业单位,计量所都这样搞,那得有多少校准规范,我的确想问问有何意义?谁可以给我回复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gxf3266364 发表于 2016-8-30 19:46:44
新产品验收一般会按签订的合同及技术协议来进行,JJG或JJF提供了验收可采用的方法,比如示值误差如何检,至于你的仪器精度则是按该方法进行检定或校准后的结果来评定产品是否满足合同及技术协议要求。楼主的公司肯定是不具备开展数字万用表检定工作的条件,所以退而求其次采用内部校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是允许的,也是企业自主开展计量管理的需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spiegesq 发表于 2016-8-30 20:53:23
个人认为国家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是各类仪表通用的技术要求,为了在计量器具制造者和使用者的供需要求之间达到平衡而制定的基本条款要求。但是从计量器具使用方的角度来看,包括强制检定在内的计量器具,国家乃至行业层面的要求不一定能切合企业实际的特定需求,企业为达到自身产品所要求的质量水平,需要进一步将规程规范中对计量器具的计量属性要求进行细化、具化、严化,这可能就是企业内部校准规范产生的基本原因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ttyn727 发表于 2016-8-30 21:25:40
可能我们处的角度不同,理解的也不同,当然我不会说我说的全对,我的认知也有比较狭隘的地方,我所处的地方是个县级市,企业当对比较少,规模也很小,我们这里的企业搞内部校准的很少,只有两个取得了考核证书,但是行政没有给社公证书。这两个取得的是因为他们各有一种比较多的设备,其余设备均没有取证,都送的质监局进行检定。
搞内部校准当然可以,我考虑的只是实用性和必要性,比如天平,质监部门一年检定一次,这是国家规定的,说明在一般情况下使用一年没有问题,企业在使用的时候一般是使用中检验,误差可以放大一倍,平时使用的时候可以让化验室负责人用砝码自己称一下看是不是准确就行,高精度的天平都配备自校功能,不配备的用天平自带的标准砝码标定一下即可,其实天平稳定性都很好,一个月做一次稳定性考核就够了,顺便标定一下天平,这些事情化验室负责人就可以做了。当然如果你觉得标定一下天平,需要建立一个内校部门,搞一个内校规程,买一套标准砝码,然后请几个人负责管理,设一个部门主管,那肯定是没问题的事情,然后一个天平太少,就把台秤、分光计、压力机、滴定管、玻璃量具等等这些数量很少甚至只有一台设备的也搞一个内校规程来,不然这么一个部门这么多人不是没什么用了吗。然后每年到期还要送检标准器,还要请质监局的来检定设备。这些成本都是多出来的。而且很多设备根本不用内校,比如台秤这种粗放型的设备。
我觉得从实际一点来说,如果是一个普通企业,就算了。如果是一个很大型的企业,上市公司什么的,可以选几个数量很多,检定费用很高的设备来建标,降低企业成本比较实际,毕竟从企业出发,建立一个部门是为了盈利而不是为了花钱。质量很重要,但不代表一定要搞内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cy4080 发表于 2016-8-30 21:28:41
企业内的校准可以使用,但是要高于国家校准规范,要不你卖出来,客户如何验收?
关于误差的定义现在解释很多种
有90天和365天
具体你可以参考一下其它公司的误差给出的列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耐特信计量检测服务平台_计量管理软件  

Copyright © 2001-2016 Nets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etson ( 粤ICP备14061212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