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特信计量检测服务平台_计量管理软件

快捷导航
计量基础
收藏本版 |订阅

计量基础 今日: 0|主题: 1927|排名: 2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有测量学理论的几大败笔...

[复制链接]
CCH 发布于: 2016-8-18 16:17 3886 次浏览 19 位用户参与讨论
跳转到指定楼层
11#
redfree 发表于 2016-8-18 18:21:45
一个误差有时系统影响,也有时随机影响,还有无影响,决不存在一个误差只有一种影响形式。这就是跟误差分类的区别。

以我的理论,通过适当改变测量条件,促使误差贡献离散(随机影响),则可以通过多余观测消减该误差;如果同样测量条件,多余观测对消减误差没有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快乐.每一天 发表于 2016-8-18 18:22:41
我的意思是:既然人给出的测量结果没有精度正确度的区分说,那么仪器的输出结果自然也一样不应该有这种区分说,因为很多人通常都直接以仪器输出的结果为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lkamxmk 发表于 2016-8-18 18:30:59
对所谓“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的命名是应当适当改进的。现有“理论”中,与“正确度”对应的所谓"系统误差",其实也是“不确定量”——“随机量”,对此本人没有异议!

同样是“随机量”,其样本序列的“自相关性”是千差万别的,所谓“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的本质“区别”,其实是对“误差”这个“随机量”之“自相关性”的实用“区分”!——这种“区分”是有实用价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darny 发表于 2016-8-18 18:42:32
这是“仪器”本身的“指标”,它影响“测量结果(测得值)”的之间的“相关性”,在“误差合成”时有用。

如果一个“测量结果(测得值)”独立使用,不与其它量发生关系(即不用关注它与其它量之间的相关性),便不必关心其“误差分量”的属性(来历)。

人们不接受您的“新概念”的症结在:您全然否定“误差‘分类’”的价值----这是与事实违背的“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esky520 发表于 2016-8-18 18:43:24
  准确度、正确度和精密度三个术语在JJF1001-2011中均有明确的定义,条款号分别是5.8、5.9、5.10。精密度是个有大小的量,准确度和正确度都“不是一个量”。不是一个量的正确度和准确度在5.9的注3指出了不能相互代替。精密度和准确度也不是一个意思,5.8的注2特别强调了准确度不能与正确度、精密度相混淆。
  因此我认为,“准确度是正确度和精(密)度的总称,正确度被改正了,精(密)度和准确度就一个意思了”这种讲法是错误的,特别是在2011年以后的现在更不能普遍这么讲。
  我之所以讲到不确定度是因为珠峰高度测量的案例是把不确定度与“精度”(暂且不管给精度赋予了什么含义)搞混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gxf3266364 发表于 2016-8-18 19:40:03
您总是太超前了,又搞到不确定度那里去了。

准确度是正确度和精(密)度的总称,正确度被改正了,精(密)度和准确度就一个意思了。这是现在普遍的讲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光头人1 发表于 2016-8-18 20:13:54
  测珠峰的高度,对于“8844.43米"的“测得值”,有人说它的“精度是±0.21m,没有正确度”。“没有正确度”是说对了,因为“系统误差被改正”。说“精度是±0.21m”则是错用了术语,且不说“精度”概念模糊,可以是精密度,也可以指精确度,甚至有人还会理解成正确度。
  但精密度、精确度、正确度等都是误差理论下的准确性概念,是与真值偏离距离有关的概念。8844.43米是唯一的测得值,因此叶老师批评“非要说一个唯一的8848.43在是发散的”,我完全赞成。8844.43米当前最准确的测得值,没人知道珠峰高度的真值,谁能知道8844.43米的测量误差或一组测得值的测量误差(发散度)呢?人们只能用珠峰高度测量实施中的“有用信息”,包括所用测量设备、测量方法及各种其它影响因素的信息,评估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谁也无法知道测得值的精密度、精确度或正确度。因此正确说法应该是“8844.43米测得值的不确定度是0.21m”,当然还应该补充给出包含因子k,或给出包含概率p下的包含因子k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蔡春晖 发表于 2016-8-18 20:30:53
只是您以为它们没有“差别”——

同样是“随机量”,其样本序列的“自相关性”是千差万别的,所谓“随机误差”/"系统误差"的本质“区别”,其实是对“误差”这个“随机量”之“自相关性”的实用“区分”!——这种“区分”是有实用价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爱上阿南 发表于 2016-8-18 20:31:54
  哲学讲一分为二也讲合二为一,讲相对论,相对论中也讲相对与绝对的关系。
  计量学中的测量理论基础离不开相对论,要讲定义中的“真值”绝对性,也要讲测得值作为真值使用时的相对性。绝对性的真值在现实时空中无法测得,人类测得的所谓被测量值永远不是被测量真值,只能是你相对于我是真值,他又相对于你是真值,真值的追求永无止境。基于这个哲学理念诞生的误差理论应该是科学的,在特定的时空是真理。时空是发展变化的,真理也在随之发展变化着。
  我赞成叶老师关于误差分类说应该改进的观点,但不赞成误差理论的哲学认识是败笔的观点。“同样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中的“同样”条件也属于相对与绝对的辩证关系的具体应用,也不应该称其为败笔。
  我赞成“一个唯一的测量结果根本不存在离散性问题”,但也不反对将“一个唯一的”测量结果或真值存在的区间“当成”在这个区间内处处是测量结果或真值,“当成”测量结果或真值在这个区间内分散着,来进行技术处理和运算。两个完全不同区间的半宽分别称为“误差范围半宽”和“测量不确定度”。
  “标准差”是概率论和统计数学中的概念,数学概念可以用于许多领域。标准差用在误差理论中可作为“随机误差”的表征参数,用在不确定度评定领域可作为“不确定度”的表征参数,用在其它领域又是其它的表征参数。不应该将标准差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相互混淆,此标准差非彼标准差,标准差的计算理论是正确的。如果先将不确定度与误差范围画了等号,然后说不确定度的概念不清,这是认识论的问题。先假设一个错误的判断是正确的,然后批判这个所谓“正确的”判断是错误的,这种批判没有价值,这与标准差的计算正确性没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buffona 发表于 2016-8-18 20:39:14
啊,千万别在这个帖子里再扯不确定度好吗?我的主帖里可没有提它。就扯精度就扯标准差就够了。

谁能用哲学解释一个人测量出的随机误差(遵循随机分布)到了另外一个人手里就演变成了系统误差(不遵循随机分布)?解释出来了,我信服;解释不出来,它就是败笔!


““同样”条件也属于相对与绝对的辩证关系的具体应用”,不懂您的意思,是否还有相对不离散绝对离散之类的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耐特信计量检测服务平台_计量管理软件  

Copyright © 2001-2016 Nets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Netson ( 粤ICP备14061212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